113-11-18 感恩學苑 113-1 第六場 - 品味:自然的奇蹟:珍珠手鍊
講師:蔡晏羚
活動簡介:學習珍珠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了解珍珠的種類與品質,運用設計與配色原則靈活選擇珍珠色彩與排列,掌握穿線與串珠技法,提升珠寶搭配與創意設計能力。
珍珠是由大自然孕育的美麗產物,每顆珍珠都源於貝類在外界刺激下,層層包覆碳酸鈣晶體所形成的結晶,經過數年的淬煉才得以誕生,它不僅是珠寶,更是大自然的生命奇蹟。亞洲大學感恩學苑於113年11月18號晚間六點半在HB88舉辦「自然的奇蹟:珍珠手鍊」活動,盛邀蔡晏羚講師教授珍珠保養的方法以及認識珍珠的種類,並讓學生們在實際操作中學習挑選珍珠以及如何製作手鍊,提升珠寶選配與掌握串珠技法的能力。
活動開始時,講師先講解珍珠的誕生,源於雙殼類軟體動物如珍珠蚌對外界刺激的自然反應,當異物如沙粒或寄生物進入貝殼內部時,軟體動物會分泌層層珍珠質將異物包裹起來,經過數年才能形成一顆完整的珍珠,而珍珠的顏色和光澤受到貝殼品種、環境條件及珍珠質層厚度的影響,呈現多樣的美感。
隨後講師教授同學們分辨珍珠種類的方法,區分人工與天然形成珍珠的差異性,以及如何利用珍珠(5C標準)品質評估,(1)光澤:優質珍珠光澤強烈、明亮,能呈現鏡面般的反射效果;(2)表面:高品質珍珠表面應該平滑、無明顯瑕疵(如坑點、裂痕或斑點);(3)形狀:圓形是最珍貴的形狀,但不規則的巴洛克珍珠也因其獨特性而備受喜愛;(4)顏色:受產地影響,有白、粉、金、黑等多種;最後(5)大小:珍珠的大小以直徑計算,通常直徑越大價值越高。接著,同學們開始練習辨別珍珠種類以及透過珍珠表面紋理推斷其生長期,加深對珍珠的認識,熟悉珍珠的類型、形成過程和評估標準,成為識別珍珠真偽與價值的行家。
最後,同學們運用所學根據珍珠的光澤與形狀,仔細挑選出喜愛的珍珠,並運用了串珠專屬技法,將其穿上適配的手鍊款式,巧妙地將珍珠與手鍊搭配,設計出獨具特色的飾品,活動的過程中,他們掌握了如何選擇合適的珠子組合,並體驗了串珠技法的精細與創造性,同學們也展現了個人風格與創意,完成了各具特色的珠寶作品。
護理系林映汝同學表示:藉由這門課,使我更加了解如何分辨真假珍珠 以及各式各樣的珍珠,還有不同的光澤、色澤、大小,瑕疵的由來,甚至是看到採珍珠的過程。
商設系陳思華同學表示:這次的活動讓我對於珍珠的品種有了一定的認識,並且也學習到了如何鑑定珍珠,很開心可以參與這次的課程,讓我可以更加的瞭解珍珠。
護理系鄭凱昱同學表示:今天學到許多有關珍珠的知識,珍珠是從何而來的,蚌殼用自己的生命,獲得了人類的喜愛。
財金系陳慧恬同學表示:終於知道原來真假珍珠其實差很多,假的一眼就能看出來,而且原來施華洛世奇的也是手工的!
幼教系甯典倆同學表示:原來珍珠分很多種類,老師教我們分別很多珍珠,還有珍珠的養殖,其實很殘忍。
活動結束後,參加此次自然的奇蹟:珍珠手鍊課程的27位同學紛紛表示,這次的體驗激發了對珠寶的熱情,透過講師的指導,大家學會了如何選擇合適的珍珠、搭配顏色及款式,並運用了串珠技法將簡單的材料轉化為獨具特色的飾品,每位同學都能根據珍珠的光澤與形狀,設計出符合自己風格的手鍊,且從中發現了個人對美學的獨特見解和潛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