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4-22 感恩學苑 113-2 第八場 - 品德:日式束口袋
講師:劉凡溱 活動簡介:透過日式拼接與手縫工藝的學習,理解布料組合與縫製技巧,掌握簡單針法與收納袋製作方式,並培養對手作實用設計的興趣,進一步加深對傳統工藝與日常應用的認識。 手作不僅是技藝的展現,更是美感與實用精神的結合。亞洲大學感恩學苑於114年4月22號晚間六點半在HB88舉辦「日式束口袋」活動,盛邀劉凡溱講師帶領學生從日式拼布與手縫工藝的基礎概念出發,了解布料剪裁與拼接的實用技術,並以手作束口袋的實作,學習透過縫製技巧與設計應用,完成兼具美感與功能性的收納作品。 活動開始,講師從日式拼布工藝的特色談起,介紹不同布料的質地、圖樣和用途,讓學生了解布料搭配在設計與實用性上的巧思,並延伸到日式工藝講究「簡單卻細緻」的精神;接著,講師示範如何裁剪布料,說明尺寸比例的拿捏與布料正反面的辨識方式;進入縫製階段,講師手把手帶領學生學習基本針法,包括回針縫、藏針縫等技巧,並細心指導如何固定布邊,讓袋口收縮時更平整好看。
隨後,學生們從選擇布料開始,仔細觀察不同布料的質感與圖案,並了解它們在設計上的用途與實用性,並在講師的指導下,學生學習如何精確地裁剪布料,確保每一片布料的尺寸與比例合適,並能夠辨別布料的正反面;學生進入縫製階段,學習基本針法,如回針縫與藏針縫等,並專心地將布料縫合起來,過程中,學生不僅在講師的協助下學會如何固定布邊,還能練習如何讓袋口的收縮平整、整齊。在實作過程中,同學須注意穿繩、打結等小細節,專注細節收尾能提升整體質感,透過這樣一針一線的練習,學生不僅學會了製作日式束口袋的技術,在創作中感受到傳統工藝的精緻,也在操作中更深入體會傳統手作中蘊含的設計美感與細膩精神,激發了對日式傳統工藝的興趣,並且對日常生活中的手工藝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尊重,從而進一步加深對手作設計的認識與欣賞。 數媒系鄭瞳同學表示: 透過這次活動學會了日式手提袋的版型設計,並掌握了畫線定位與實際縫製完成作品的流程。 醫技系李依芸同學表示: 在製作過程中學習到如何將布料縫製成束口袋,並且認識了不同的縫針技巧與收線方法。 護理系蕭旻昕同學表示: 我學習到針線活真的需要培養耐心細心的能力,但是做完會得到滿滿的成就感。 幼教系周恩惠同學表示: 今天這我覺得太難了,平常很少拿針線都是媽媽在用,所以今天做得很慢也做不完,都在練習手眼協調穿針線。 幼教系甯典倆同學表示: 今天的活動我覺得很有挑戰性,我以前也會縫一些簡單的針線活,不夠我還是第一次製作束口袋,縫的沒有很漂亮,但我還是很喜歡這次的活動! 活動結束後,參與活動的23位同學表示,這次手作體驗,他們不僅學習到日式拼接與手縫工藝的基本技巧,也在實際製作束口袋的過程中,提升了布料選擇、裁剪與縫製的細節掌握能力,藉由一步步地操作,理解了布料質地、比例拿捏與成品耐用性之間的關聯,而在縫製與穿繩收邊的過程中,體會到傳統工藝中「簡單而細膩」的設計精神。講師期望藉由這樣的實作引導,讓學生在親手製作中自然結合設計思考與工藝美學,同時激發他們對手作設計與日常應用工藝的興趣與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