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4-08 登峰學苑 113-2 第六場 - 【義賣場】品味:鋁線繞線創作
講師:楊明瑋 活動簡介:透過鋁線工藝創作,理解金屬線材的特性與編織技法,掌握纏繞與塑形技巧,並培養對飾品與藝術創作的興趣,進一步加深對金屬工藝與個人風格設計的認識。 你能想像,一條靈活可塑的金屬線,經過雙手纏繞、編織與彎折後,竟能化身為一棵充滿生命力的鋁線樹,或是一只獨具風格的個性鑰匙圈?亞洲大學登峰學苑於114年4月8日(星期二)晚間18點30分,在行政大樓地下室L011教室舉辦「品味:鋁線繞線創作」活動,邀請擁有十多年金屬工藝教學經驗的楊明瑋講師,帶領同學們踏入金屬工藝的奇妙世界,運用最基本的工具與素材,體驗金屬線條與創意交織而成的美感藝術。 課程初始,楊老師先詳細介紹鋁線創作常見的基本工具——包括裁剪鋁線用的斜口鉗與彎折定型用的尖嘴鉗。他指出,斜口鉗的刀口設計為一斜一平,剪裁鋁線時會產生一邊平整、一邊斜削的切口,為讓作品邊緣更加俐落,建議將「平口朝向預留線段」,使留下的鋁線呈現出更平順的切面;而尖嘴鉗雖能勉強剪斷較細的鋁線,但所產生的切口多為不規則毛邊,容易影響安全與美觀,因此主要用途仍以夾取、彎折與定型為主,透過這樣的說明,同學們不僅理解工具的正確用途,也更清楚每個步驟對成品精緻度的影響。
接著,講師示範鋁線的基本編織技巧,包括單股纏繞、交叉纏繞、螺旋彎折等變化,並講解如何利用輔助工具編織鋁線做出環狀結構,進一步延伸至立體空間的構成方法。此外,他也提供彩色串珠,讓學生發揮個人創意,搭配彩色串珠進行點綴設計,以個人色彩的搭配邏輯與風格呈現,例如使用大地色系傳達自然感、或透過對比色製造視覺張力,讓每件作品都能展現個人獨特的創作語言。 在充分了解材料與技法之後,同學們開始動手製作兩件作品——「串珠造型樹鑰匙圈」與「鋁線發財樹」。在鑰匙圈的創作中,同學們依照指導步驟進行纏繞與折彎,並選用各式串珠進行點綴,有的走自然溫潤風格,有的則展現繽紛奪目的火樹銀花視覺感,讓每個鑰匙圈都具備濃厚的個人色彩。第二件作品「鋁線發財樹」則挑戰更高階的立體造型設計,同學們從結構發想、骨架建立、到彎線定型,紛紛創造出蓬勃向上的姿態或流暢簡約的線條風格,不同枝幹折法與纏繞位置的選擇,使每一棵發財樹都呈現獨一無二的樣貌。 儘管多數同學皆是首次接觸鋁線創作,但在講師細膩的引導與反覆示範下,人人都順利完成兩件風格各異的作品,並在實作過程中習得金屬線材的基本操作技巧與工具應用方法,也感受到手作藝術所帶來的樂趣與療癒。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不僅強調創作本身,更將創作延伸至公益實踐。完成的作品投入義賣,為弱勢族群募集資源,同學們在這樣的設計中理解到,即便資源有限,只要有心,也能透過雙手改變世界的一小角,展現創作者的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 護理系的江同學表示:「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鋁線繞線創作,學會了基本的纏繞技巧。在創作過程中,不僅學到技術,也從手作中感受到療癒與放鬆,獲益良多。」 健管系的柯同學分享:「原本以為會是一個比較靜態的活動,沒想到實際參與後卻非常有趣!能完成兩件作品真的很有成就感,老師也非常細心、有耐性。」 數媒系的鄭同學提到:「雖然以前有碰過類似材料,但這是第一次做出這麼完整的作品。雖然手有點酸痛,但也因此學到了不同纏繞方式與工具的應用技巧。」 資工系的賴同學表示:「透過老師的示範與教學,深刻理解到每一件作品的完成都得來不易。今天的手作經驗真的很特別,覺得路上看到的作品也變得不一樣了。」 語文系的劉同學說道:「今天的活動超有趣!除了學會鋁線的基本技巧,還能把自己做的作品拿去義賣,覺得創作可以與公益結合,真的很有意義。」 這場鋁線繞線創作活動,不僅讓19位同學習得金工工藝的入門技術,更透過實作與反思,深化對創作與社會責任的認知。從學習工具使用、構思作品,到親手完成與參與義賣,每一步都充滿價值與意義,把創作的力量延伸到關懷社會,藝術不再只是靜態的作品,更成為與生活相連、與社會共鳴的行動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