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5-06 惜福学苑 113-2 第一场 - 品质:手作机器人吊饰
讲师:张纯菁 活动简介:透过木作机器人吊饰的制作与材料运用,理解永续设计与资源再生的价值,掌握基本组装技巧,并培养对手作工艺的兴趣,进一步加深对环保创作与设计美学的认识。 为培养学生了解废弃木材再利用的价值,亚洲大学惜福学苑于114年5月6日(星期二)晚间18点30分,在第四宿舍地下室创想空间举办「品质:手作机器人吊饰」木工手作课程,邀请张纯菁讲师带领学生认识废弃木材边角料的再利用意义,并学习基本木工技巧 活动开始,张纯菁讲师介绍今日使用的木材皆为制作家具或艺术品加工时所剩的边角料,虽为废材,但经由巧手重新组合与设计后,依旧能化身为独一无二的创作,透过这堂课,希望同学了解资源再生与物件美学的可能性,并从创作中培养环境意识与手作精神。
随后进入实作阶段,学员们先挑选自己喜爱的木材作为机器人的头与身体,再将工具包中的手脚配件依序敲入预留孔洞中,接着使用螺丝将头部与身体固定,讲师特别提醒同学可于连接处涂上木工胶以增加稳定性,最后安装吊饰环,一只可爱的木制小机器人就此完成,透过实际操作,学生学习木材搭配组装、形体设计与创作技巧,也从中体会手作的温度与疗癒感。 医技系王同学表示:「这些木材都是由做家具的木材所剩,把这些边角料变成可爱的木头机器人,我觉得这个再生利用非常棒。」 幼教系江同学分享:「制作的过程中气氛非常好,老师很友善,用简单步骤将机器人做出来超有成就感。」 会计系洪同学说道:「学得如何制作机器人,利用不要的木头来制作,超级环保的,而且超可爱。」 心理系林同学表示:「自己制作了一只超级可爱的木制小机器人,很开心很疗癒,他超可爱。」 幼教系甯同学则说:「我觉得今天的活动很好玩,制作机器人不但很简单,同时还能够发挥创意,希望下次还有更多这样好玩的活动。」 本场活动共吸引17位学生参与,透过亲手创作木制小机器人,不仅学习了木工结构与设计逻辑,也实践了资源再生与永续利用的理念。在回收木料的再造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材料的转化与创作的乐趣,并在设计与制作中结合创意与功能,将原本被视为废弃的木材,转化为富有温度与个人风格的作品,完成的成品更进行义卖,让学生透过实际行动将创作转化为社会关怀,为公益贡献心力,此次活动让学生在创意实作中深化对环保、设计与责任的认识,也重新体会「动手做」所带来的价值与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