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4-08 感恩学苑 113-2 第七场 - 品德:探索印度:神话、文化、印度舞
讲师:刘瑄臻 活动简介:透过印度神话与舞蹈体验,理解印度文化的象征意涵与传统习俗,掌握印度舞蹈的基本手势与身体语言,并培养对异文化的开放态度,进一步加深对印度艺术与文化内涵的认识。 印度文化体验是一场结合神话与艺术的文化探索,认识印度舞的肢体语汇与背后象征的宗教意涵,深入了解印度神话故事与传统信仰。亚洲大学感恩学苑于114年4月8号晚间六点半在体育馆G201举办「探索印度:神话、文化、印度舞」活动,盛邀刘瑄臻讲师带领学生展开一场深入印度的文化之旅,从印度多神信仰与经典神话故事出发,了解印度宗教对日常生活与社会价值的深远影响,并以浅显方式介绍印度主要神祇的象征意涵与文化角色,融入印度舞蹈的教学体验,实际感受印度舞蹈中传达的情感张力与宗教精神 活动开始,讲师先以印度神话为引导,从湿婆、毗湿奴、象神迦内什等代表性神祇的形象与故事切入,说明每位神祇在印度文化中的象征意涵,如创造、破坏、智慧与幸运等,并延伸至日常生活中节日仪式、色彩意义与宗教信仰的表现形式,借由神话的叙述,学生得以理解印度文化中的宇宙观、价值观与传统习俗的根源,接着讲师进一步介绍印度古典舞的文化背景,指出舞蹈在印度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神圣的仪式与神话故事的再现方式。
随后,讲师带领学生实际练习基本舞蹈动作、手势(Mudra)与身体语言,包括Namaste合掌、象神手印等,如合掌礼、莲花手、太阳手等动作,搭配表情与姿态的转换,进一步掌握印度舞蹈所传达的情感与意念。透过生动的神话故事与交互式舞蹈体验,学生们认识印度文化中深具象征意涵的宗教信仰与传统习俗,从象神迦内什的智慧象征,到湿婆的毁灭与重生意涵,不仅听见了故事,更透过肢体动作「演出」神话,使抽象的文化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感官经验。在印度舞蹈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舞蹈技巧,更以身体诠释生灵的各式形象,透过一系列身体语言练习与节奏,使学生在动作中感受舞蹈作为印度艺术传统的一环,所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 幼教系林千珈同学表示: 在这次的活动中学习到许多关于印度文化的内容,也打破了一些我们以往对印度的偏见,有了更多新的见解,我也觉得老师真的非常的专业很有趣。 财金系张晏菁同学表示: 学习到印度舞的文化底蕴,以及印度的历史,最重要的是实际演练了印度宝莱坞的手势! 幼教系许菀珍同学表示: 学习到很多关于印度克拉拉的更深层的相关知识及关于印度的舞蹈文化及历史。 心理系路茵卓同学表示: 了解印度文化不只像电视上如此混乱,有深厚的底蕴和艺术,这个活动让我了解印度的舞蹈不是只有欢乐的好莱屋。 护理系郑凯昱同学表示: 今天讲师跟我们说了许多印度的文化、不同动物的舞蹈动作……。过程中,我觉得学到许多东西,受易良多。 活动结束后,参与活动的10位同学表示,透过这次丰富的文化体验,他们对印度神话与舞蹈艺术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经由实际学习印度舞蹈的基本手势与动作,学生不仅认识到舞蹈中所传达的神圣意涵,也进一步理解印度文化对身体语言与精神信仰的重视,讲师期望借由神话故事的引导下,学生能将抽象的宗教象征转化为具体的动作表达,同时激发他们对异文化的好奇与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