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3-31 筑梦学苑 113-2 第二场 - 品德:饼皮捲起的前世今生与乡愁

  • 2025-06-30
  • 三品书院管理员
114-03-31 筑梦学苑 113-2 第二场 - 品德:饼皮捲起的前世今生与乡愁
讲师:陈遵旭

活动简介:透过介绍润饼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意涵,理解其历史发展与各地食材特色,掌握基本制作技巧,并建立对华人饮食文化的认识与饮食记忆的情感连结,进一步培养对传统饮食的尊重与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一饼入春味,一卷藏乡愁」润饼不仅是一种富含记忆与文化情感的传统食物,更是许多家庭记忆中不可缺少的味道。亚洲大学三品书院于114年03月31日星期一,晚间18点30分在地餐举办「品德:饼皮捲起的前世今生与乡愁」活动,邀请到逢甲大学文化资产与文物保存研究中心专案研究员陈遵旭讲师带领同学们认识润饼的历史故事与文化意涵,了解各地润饼习俗的差异,进一步加深对华人传统饮食文化的认同,各国学生纷纷共襄盛举,亲手捲起属于自己的润饼。
筑梦-2-1 筑梦-2-2 筑梦-2-3
  课堂初始,讲师便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讲解润饼在时代洪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对晋国忠臣介之推的纪念,古人于此日禁火寒食,以冷食取代熟食,延续对忠义精神的追思与尊敬。在节令饮食中,「五辛」蔬菜—葱、蒜、韭、薤、芥常被运用于料理之中,象征驱寒避邪、洁净身心,也寓意迎春纳福,而润饼正是这段时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以薄饼包裹各式蔬菜、豆干、花生糖粉等馅料,口味与形式也随地区而异,讲师更幽默地询问在场同学吃过最特别的润饼包了什么,有人说是皮蛋和皇帝豆,甚至提到南部会加入油面,令人惊喜不已。

     随后,来自台湾与世界各国的同学在讲师引导下亲手体验制作润饼,依照个人口味夹取喜欢的蔬菜与肉类,感受这项传统美食的魅力。摊开润饼皮,有人细心排列馅料、讲究色彩与层次;也有人贪心地夹了太多配料,导致饼皮难以包裹,引来周围阵阵笑声,大家一边动手包润饼,一边分享自己家乡的饮食文化,透过这份简单却富有故事的料理,彼此交流、相互了解。透过这次的实作与品嚐,学生们深刻理解传统饮食背后蕴含的历史与人情,以一卷润饼迎接春天,不仅捲起食材与风味,更捲起属于每个人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乡愁与温暖。

     护理系的甘同学觉得:「很久没有亲手包润饼了,随着年纪增长离乡背井,这种童年的回忆越需要被勾起与记得,体验中华文化之美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职治系的简同学提到:「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历史开始认识,讲师说明得很仔细,让我深刻理解古人的这项习俗,并和朋友们一起动手包春捲很有趣,大家聚在一起吃特别有氛围。」

     数媒系的郑同学认为:「跟同学交流的过程中,知道了不同地区的春捲配料差异,原来南北的润饼馅料有这么多的不同,并且第一次尝试制作润饼,夹了太多馅都快要包不起来了,是一次很特别的回忆。」

     职治系的何同学表示:「春捲好好吃!特别喜欢猪肉跟香菜,这次的活动还可以让外籍生了解台湾传统文化,真的很棒,看到他们对润饼新奇的模样,我也觉得好开心能让他们体验到这项习俗!」

     物治系的黄同学分享到:「了解到润饼的由来以及其中的故事,不仅在知识上受益良多,也动手体验了包润饼以及吃润饼的乐趣。」

     财金系的蒙古学生Yeruult Geser表示:「Today, I learned a lot about Taiwanese culture and had a great time with students from other countries. The spring roll was delicious—I really enjoyed the food! (今天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台湾文化的知识,还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春捲很好吃——我真的很喜欢这些美食!)

     现场的60位学员在动手制作润饼及理解其背后故事后,透过动手体验,感受传统与创意交织的美味与情感,不仅学会了包润饼,更懂得欣赏节令饮食所承载的意义与价值。在交流与分享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员彼此理解,让这顿简单却充满心意的润饼晚餐,成为串联记忆、连结情感的桥樑,也为大家留下了一段温暖且难忘的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