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联合讲座/国运籤的未来学

  • 2024-12-23
  • 三品书院管理员
科技.人文联合讲座/国运籤的未来学   联合报/ 潘襎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现世未来,除非生命终了。每种动物、植物也有未来,除非牠们命终;每个时代往往因为时势、环境、社会、文化、政治转变而有终结,接着以某种形式重新出现。大自然环境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珍惜,数千年的人类在地球的文明就会走到尽头。未来,永远是人们最大的期待,也是最可怕的未知数。没有人可以准确预测未来,却能够抱着戒慎恐惧的心来时时准备面对。
「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的白驹乃太阳之比喻,人在天地之间的生命,如同阳光射过缝隙那样的短暂。《庄子》书中对于生命无尽的外求,戒慎恐惧,对于生死了然于胸。然而,人们对于无尽未来的渴望探求,岂是庄子所能喝止。孟子从生命的承担来说明人生的意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说的是生命的淬鍊与面对未来的承担。窥见未来,并非是儒家本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更是儒家冰炭怀抱的仁者精神。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非今人饮冰之乐。《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比喻国势动荡,内心忧惧如焚。

 
据说古希腊从纪元前八世纪开始,在德尔菲山上设有阿波罗神殿,刻有箴言「认识自己」;殿内有裂缝,上置三脚椅子,女巫提皮亚(Pythia)手持月桂枝,一手托着浇水扁盘,听取从缝隙上冒出的烟气传达神谕,谕示着未来。《旧约圣经.出埃及记》第三章第八节:「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神给摩西的族人未来应许之地。未来永远是人类前进的根源动力,即使知道生命有限,依然不断努力面对未来。一九八五年史蒂芬史匹柏监制「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描写马蒂坐上科学家艾默布朗博士发明的时光机回到过去,在那一九五五年遇上他父母的过去,最后又在惊险万分下得以回到当下;这是现代穿越剧的前身。面对过去要有勇气,回到未来何尝不是如此呢?
唐代沈既济着有传奇《枕中记》,描写卢生入京赶考不第,一日遇道士吕翁,相谈甚欢;翁送青瓷枕,生以枕就寝,旅店主人正蒸黄粱。梦中卢生娶高门清河崔氏,登第,官运亨通,官至宰相,却遭构陷,流放外地,平反后封燕国公,富贵终老,梦醒黄粱未熟。元朝马致远据此创作一出《邯郸道省悟黄粱梦》,老翁成为锺离权,卢生被置换成吕洞宾。
「未来」众人莫不关心,不论个人到宫庙抽籤或者问卜,甚至每年岁末国运籤,都是预测未来,报纸对此津津报导。现代科学主义兴起,专业评论家所在多有,透过科学数据、专业知识预测未来世局。现在与未来互有因果关系,若无孟子、范仲淹的怀抱,哪能奢望未来;若无庄子、黄梁梦醒的警世,岂能豁达。面对未来,应有现在坚定的努力,也要有豁达心胸。(作者为亚洲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专任教授)